粽子古稱“角黍”,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(fā)明的。這種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傳統(tǒng)食品,有著十分厚重的文化積淀。
在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端午節(jié)這一天,中國人最重要的食俗就是吃粽子。吃粽子的風俗,千百年來,在中國盛行不衰,甚至流傳海外。
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,每一道程序,都是一個古老的儀式。人們用雙手的溫度,讓糯米在輔料的配合下煥發(fā)出新的生命力。以糯米為主料,配上各種輔料,再用粽葉包裹,置于高溫中蒸煮,出鍋后的粽子不僅口齒留香而且營養(yǎng)豐富。
雖然端午節(jié)這一天,家家吃粽子,但是,因為地域的不同,各地的粽子又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;粽子的形狀有正三角、正四角、長形、方形的區(qū)別。粽子餡葷素兼具,有甜有咸。輔料的內(nèi)容,則是最能凸顯地方特色的部分。
海南的粽子以葷餡居多,以咸味為主。但是,在這片熱土上,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,制作出的粽子也各具風味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(jié)又款款而來,本報記者深入采訪,帶您領(lǐng)略海南各地最富盛名的粽子。
儋州粽子歷史淵源流長,“長坡米爛洛基粽,王五狗肉香透胸。馬井紅魚香破釜,排浦薯香吃肚膨。”這是一首儋州山歌里的幾句歌詞。歌中提到的“洛基粽”正是現(xiàn)在的“那大粽”,現(xiàn)在為了打造品牌,當時政府統(tǒng)一稱為“儋州粽子”。
近幾年來,在當?shù)卣拇罅π麄魍平橄?,儋州粽子名聲鵲起,與定安粽和澄邁瑞溪粽并列為海南三大名粽。
本報記者林書喜文/圖
一個人帶動了一條街
6月14日午后,毒辣辣的太陽曬得人昏昏欲睡,街上人影稀少。
而在儋州市那大鎮(zhèn)幸福街幾家居民門口,幾個高大的筒形鍋正冒著熱氣,濃濃的粽香隨著騰騰的熱氣在街間彌漫,讓人不禁咽了下口水。
黃樹斌正往火爐里添加柴火?!暗酵砩?,鍋里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,”黃樹斌對記者說。他家5個筒形鍋正煮著粽子。
在黃樹斌家里的客廳,10來名婦女正圍桌而坐包粽子。“現(xiàn)在的粽子都是??谝恍﹩挝挥喌?,除了家里的人,親友也過來幫忙?!秉S樹斌說。
黃樹斌是那大幸福街的老居民,10多年前,他就開始包粽子外賣。開始是他一個人包粽子外賣,隨著儋州粽子的知名度逐漸提高,幸福街的粽子店也增多,到今年,短短數(shù)百米長的小街,就有十幾家粽子店,專門包粽子外賣,成為遠近聞名的儋州粽子街。
黃樹斌告訴記者,他平時不包粽子,一般都是端午節(jié)期間才包。在端午節(jié)來臨前一個月左右,就開始準備了,比如采購粽葉、糯米、柴火等,幾天前就開始包第一批粽子。高峰期最多有十幾個人幫忙,6個鍋同時煮。整個端午節(jié)要包兩萬個左右,以批發(fā)價每個粽子10塊錢左右算,除去材料、人工等成本,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。
黃樹斌說,他不愁銷路,但包粽子也是個辛苦活,所以不想再擴大數(shù)量。
黃樹斌說,做為海南傳統(tǒng)的粽子,儋州粽子外觀呈方錐形,雖然品種繁多,有紅心糯米粽、狗肉粽、紅魚粽、堿水粽等,但正宗的或者說傳統(tǒng)的儋州粽子的粽餡一般以五花肉、豬腳、瘦肉加蛋黃,豬肉也是選用南豐鎮(zhèn)農(nóng)家黑豬,加上酒醋、糖等一些調(diào)料精心配制而成,不用什么八角呀五香呀等調(diào)料,保留了粽子的純正味道,其特點為形靚色雅、肉質(zhì)不膩、香軟松化、味道濃郁、清香甘醇,食而不厭。
▲在黃樹斌家,婦女們在包粽子
她把手藝傳給了兒媳
在那大東門街陳阿婆家,門口三口筒形鍋正燒著大火,煮好的放在筐里,有的在桌上擺放著。兩名婦女負責包粽子,兩人負責把煮好的粽子用包裝盒子打包好。陳阿婆不時指點大家如何包粽子,要把糯米壓實后包好粽葉,然后緊緊綁好。
陳阿婆從小就開始包粽子,但都是到端午節(jié)時才包,沒有外賣,都是自家人吃。直到幾年前,親友勸她,“你包的粽子很好吃,干嘛不包來賣?”結(jié)果在親友的勸說下,陳阿婆就開始包粽子外賣。到14日,她的粽子已出爐第三批了,都是???、文昌的客人訂的。
陳阿婆的粽子也是保留了儋州粽子的傳統(tǒng)做法,粽餡為一塊瘦肉一塊肥肉加一個蛋黃,再無其它餡料。阿婆說,如果客人有要求加其它餡料才加。陳阿婆說,自己包了一輩子的粽子,現(xiàn)在老了沒有精力了,所以在兒媳婦符玉梅過門后,她就手把手教兒媳婦包粽子。
“以后就是兒媳婦當家做主了,我?guī)退蚬?,”陳阿婆說。婆婆的話弄得讓符玉梅有些不好意思。
在那大城區(qū),沒有統(tǒng)計過有多少家粽子店,黃樹斌說,據(jù)說光今年就增加了20多家,全那大少說也有上百家。
“這得益于儋州市委市政府這些年來大力宣傳推介的結(jié)果,”黃樹斌說,“現(xiàn)在儋州粽子的知名度很高?!?/P>
他的粽子賣到了國外
“目前,我們一天最多銷售5000個左右那大粽,全部是被訂購銷往島內(nèi)外,甚至還有人寄往國外的親友?!睆V和粽子店經(jīng)理田傳明樂呵呵地對記者說。該店制作粽子的工人就達到了30人,是儋州最大的那大粽制作廠之一。
為什么儋州粽子能讓內(nèi)地的客人念念不忘?“關(guān)鍵的一點是我們賣出的粽子的粽葉含有水分,客人經(jīng)過再次蒸煮,粽葉的香味會再次滲透到粽子里,粽香依舊,保質(zhì)保味?!碧飩髅髡f。
田傳明告訴記者,內(nèi)地的一些打包裝進超市的粽子,為了讓保質(zhì)期長,粽葉往往是干的,再次蒸煮后,粽香往往喪失。但是,粽葉含有水分的粽子有一個缺點,就是不便保存,一般只有10天左右保質(zhì)期。
田傳明經(jīng)過反復試驗,廣和粽子店將生產(chǎn)出來的粽子自然降溫后,進行真空包裝,然后再次回爐,溫火蒸煮一兩個小時,粽子能保質(zhì)20天左右。
包粽子是個技術(shù)活
包粽子是個技術(shù)活,也是體力活。采回粽葉后,把葉子泡了一夜后再開始煮,煮到葉黃了才能使粽葉去澀出香。儋州粽子的配料比較講究,首先要選用淘洗浸兩到三個小時后撈起濾干的純凈糯米,加入少許精鹽攪拌;內(nèi)餡則選用豬腳、排骨、豬腿肉或者八分瘦兩份肥的五花肉,切成大小合適的方塊狀,加入料酒、味精、生抽等調(diào)料充分混合腌制,然后根據(jù)個人喜好,添加蛋黃、黑豆、紅豆、咸魚肉、蝦米等作為餡料。包粽子一定要扎緊,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不會散。
陳阿婆說,煮熟一鍋粽子一般要6至8小時,一定要煮到豬骨頭酥爛,肥肉化成油,和粽葉的香味一起滲透到糯米里,這樣才香滑不油膩。